close

  「孤獨就是這樣一個句點,圍成剩下自己的圓圈。」(艾嘉、愛家)

我很喜歡張艾嘉,她是我學生時期少數崇拜的偶像,至今依然。

小時候看她的「閃亮的日子」,雖然那部電影因為票房提早下片,卻讓我如此記憶深刻。片中有首「歌」:「當我死去的時候,親愛的,別為我唱悲傷的歌……」那時候對死亡的感覺是什麼?為賦新辭強說愁的莫名淒美吧!

「假如你願意請記得我,要是你甘心忘了我。」(歌)

我對感情的宿命亦是如此。「是否」這首歌其實最早是張艾嘉唱的,但是B段則是蘇芮的版本才有的,收錄在「光陰的故事」那張專輯裡。

「是否應驗了我曾說的那句話,情到深處人孤獨。」(是否)

年少的時候,可以一口氣背完「童年」、「光陰的故事」的歌詞,現在老了,還依稀可以跟著哼完。許多記憶,越遠的越深刻,越近的越淺薄。

高中畢業那年看「最愛」,那時候還流行跟朋友寫寫信或傳傳紙條,總不忘在信的最後加上這麼一句:「以前忘了告訴你,最愛的是你;現在想起來,最愛的是你。」也不知道是煽情?承諾?或是告白?

「紅顏難免多情,你竟和我一樣。」(最愛)

超級喜歡「忙與盲」那張專輯;多年以後,它成了我生活的寫照。「七四七,飛向異鄉,帶我到另一個地方;七四七,飛向異鄉,思念淡得無法想像……

「於是我幽幽的揮手,向永恆的誓言嘲笑,請容許我小小的驕傲,我曾經有你經過的心。」(飛向異鄉的七四七)

果然有一次的機緣巧合,我在台北飛香港的飛機上遇到張艾嘉,在商務艙裡我們隔著一條走道,我不時在專注她的一舉一動,到臨下飛機我趕忙遞上我的名片,然後說我到香港做梁朝偉的唱片,彷彿那是唯一可以交集的話題。

「然而到底是箱子開啟了我?還是我開啟了箱?」(箱子)

簡單的字句,卻在多年後我一個人到北京生活才真正明白。一如愛情。「愛情有什麼道理」裡不是早就說了嗎?「其實一個人的生活也不算太壞,偶爾有些小小的悲哀,我想別人也看不出來,即使孤單會使我傷懷,也會試著讓自己想得開……

習慣還是愛?一直使我迷惑,如果習慣了孤單一個人,那還要執著去尋找童話裡的愛情嗎?還是習慣了身邊的人,就可以不在乎愛的真正感受了嗎?

「你真的知道世界上没有什麼騎白馬的人,左手捧著鮮花,右手拿著劍。」(親愛的,你好嗎?)

「你愛我嗎」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便問道:

「這是一個開始呢?還是結束?我懷疑的問。」(她想)

我一直對「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頂」這首歌念念不忘,倒不是自己成就的關係,而是那份沒人了解的孤寂,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,獨悵然而淚下的悲壯。

「狂亂的時候,誰來擁抱我的空洞;絕望的時候,誰來挽救我的惡夢?」(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頂)

那時候有位好友在滾石唱片上班,挖角了幾次要我過去,甚至最後祭出殺手鐧讓我過去做張艾嘉的專輯企畫,最後還是無緣如願,而那張專輯就是後來大家比較熟悉的「愛的代價」。

我有幾次在廣播節目裡唱這首歌,可能是開始,也可能是結束;還有一年參與「讓生命亮起來」的巡迴演講,那也是我的最後謝幕曲……或者說,歌詞雖然不是出自我手,卻如此服貼的成為我生命中的最佳主題曲。

這些年來我依然在感情裡載沉載浮,失去也獲得,我知道這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課題,修完了,如果真有來生,我期盼可以駕輕就熟、豐富圓滿。這是最心甘情願的一份代價吧!

「走吧!走吧!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
  走吧!走吧!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
  走吧!走吧!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
  也曾傷心流淚,也曾黯然心碎,這是--愛的代價。」(愛的代價)

P.S.以上歌詞都是記憶裡的片段,如有引用錯誤請指正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wardho 的頭像
    howardho

    好娃兒的美好時光

    howard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